
新生儿黄疸——我们不做小黄人!
- 分类:最新动态
- 作者:金晓
- 来源:青岛昌德妇女儿童医院
- 发布时间:2018-03-28 08:30
- 访问量:
新生儿黄疸——我们不做小黄人!
- 分类:最新动态
- 作者:金晓
- 来源:青岛昌德妇女儿童医院
- 发布时间:2018-03-28 08:30
- 访问量:
虽说“十个宝宝八个黄”,那么,哪些原因会造成新生儿黄疸呢?黄疸患儿又会出现哪些症状?此外,如何治疗和预防新生儿黄疸,当妈妈发现宝宝皮肤发黄时,是否就是得了黄疸?到底该怎么办呢?
今天,我们请到了昌德医院儿科专家于洁主任为大家全面分析宝宝黄疸,带各位新手妈妈们一起击败宝宝生命中的第一道坎!不做小黄人!
1
什么是新生儿黄疸?
医学上把未满月(出生28天内)新生儿的黄疸,称之为新生儿黄疸(neonatal jaundice),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,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,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,而出现以皮肤、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,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。
胆红素分两种,一种是直接胆红素,一种是间接胆红素,这两种胆红素如果要是直接胆红素升高会是一些其他的病,但是大部分的新生儿黄疸都是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。一般来说,胆红素值越高,黄疸就会越明显。
2
新生儿皮肤黄染的原因
新生儿皮肤黄染的原因目前来说有三种,一种是生理性黄疸,一种是病理性黄疸,还有一种是母乳喂养相关性的黄疸,也就是我们原来总说的母乳性黄疸。
其实母乳性黄疸是病理性黄疸的一种特殊形式,目前来说是要提倡母乳喂养,当纯母乳喂养时间过长的时候,可能就会出现母乳喂养相关性黄疸。
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。
在出生后2~3天出现,4~6天达到高峰,7~10天逐渐下降,10-14天完全降到正常,早产的孩子可能会稍微延长一些到四周之内。
一般血清总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05umol/L(11.9mg/dl),早产儿不超过256.5umol/L(15mg/dl)。这两个数值是孩子是否需要住院治疗的一个临界线。
生理性黄疸可以不用特殊的关注,也不用特殊的治疗。超出这个时间和黄疸程度的都是病理性黄疸,应该咨询医生。
早
生理性黄疸大概两三天开始出现,如果我们宝宝生下来24小时之内就出现黄疸了,而且血清胆红素是超过6mg/dl,那么这种情况下它就出现特别早了。
高
生理性黄疸足月儿一般要在205umol/L(11.9mg/dl),当它高于这个数值的时候,我们就认为它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,是需要干预治疗的。早产儿因为它的肝肾功能代谢能力比较差一些,所以说它的允许范围是15 mg/dl,如果超过这个数值那么是需要治疗的。
快
就是指血清胆红素值每天上升大于85 umol/L(5mg/dl),比如说很多宝宝第一天测的黄疸只有2、3挺好的正常的(刚才说了如果第一天大于6是高的),但是第二天一测变成10或者15了,像这样当它长得很快的时候,每天涨的速度大于5mg/dl,这种情况下也认为是有问题的,所以它才会长得那么快。
长
是说黄疸持续的时间非常的长,早产的孩子超过了四周,足月的孩子超过了两周,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还有黄疸,那么就是病理性黄疸。
直
宝宝血清的直接胆红素>26umol/L(1.5mg/dl)的时候,或者宝宝的大便颜色有点发白,像墙的白陶土一样的颜色,而不是正常的黄色的金灿灿的颜色的话,那么就需要注意是不是有胆汁淤积或者是胆道闭锁的问题了,这个是必须要去医院看病治疗的。
反复
黄疸退了过了几天又出现了,退而复现或者说黄疸虽然不是特别高,但是越来越重越来越重,在一个进行性加重的一个过程,这种情况也是需要去医院治疗的。
因吃母乳新生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,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。
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~7天出现黄疸,2~4周达高峰(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.6~342.0μmol/L),一般状况良好,无溶血或贫血表现。黄疸一般持续3~4周,第2个月逐渐消退,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。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~4天,黄疸明显减轻,胆红素下降≥50%,若再以母乳喂养,黄疸不一定再出现,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到原有程度。
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,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增高,目前已达20%~30%。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,虽然本病预后良好,严重者才需治疗,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。
母乳性黄疸一般是不会引起神经系统的损害的,而且对于母乳性黄疸也不用太紧张,一般停了母乳之后换用奶粉暂时替代一段时间黄疸就会逐渐的消退,也就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了。
所以,母乳性黄疸不代表不能再喂母乳了,主要是我们让它的数值不要维持在特别高的水平就可以。
3
如何判断黄疸的程度?
提醒:家长需要观察孩子黄疸的范围和深度,来初步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,如果小腿明显出现黄染,则提示黄疸比较严重;如果足底和手掌的黄染明显,则提示黄疸非常严重,应尽快到医院进行处理、治疗。

4
黄疸的治疗及护理
治疗
光照疗法:蓝光(425-475nm)的照射下胆红素结构转变,可以通过胆汁排泄到肠腔,通过大便排出,或者通过尿排出。
换血疗法: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的方法,主要用于重症母婴血型不合的溶血病。
药物治疗:酶诱导剂、益生菌、白蛋白、免疫球蛋白、中药治疗等。
其他:抗感染、纠正酸中毒、供氧等。
护理
适当晒太阳
太阳光是七色光,其中的蓝光有助于将皮肤中的胆红素变化、排出。尽量让较多的皮肤裸露,但注意不要让太阳直射眼睛,避免伤害。
不要持续晒太阳,可以晒一段时间(一般15-20分钟,可以根据日晒强度适当增减),休息几分钟,再继续晒一段时间。晒太阳期间注意多补充水分。
保证宝宝吃饱喝足
因为胆红素主要是通过大便和小便排出体外的,摄入能量不足,胎便排出会延迟往往是早期黄疸的主要原因,所以在早期的时候我们要保证一定的尿量,促进排便的排出,来避免早期的黄疸。
妈妈时刻注意观察
妈妈时刻注意观察患黄疸婴儿,有无精神萎靡、嗜睡、吮乳困难、惊惕不安、两目直视、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状,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,及时处理。密切观察心率、心音、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,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。



COPYRIGHT © 2020 青岛昌德妇女儿童医院 鲁ICP备17029321号 中企动力提供技术支持
新生儿黄疸——我们不做小黄人!
- 分类:最新动态
- 作者:金晓
- 来源:青岛昌德妇女儿童医院
- 发布时间:2018-03-28 08:30
- 访问量:
新生儿黄疸——我们不做小黄人!
- 分类:最新动态
- 作者:金晓
- 来源:青岛昌德妇女儿童医院
- 发布时间:2018-03-28 08:30
- 访问量:
虽说“十个宝宝八个黄”,那么,哪些原因会造成新生儿黄疸呢?黄疸患儿又会出现哪些症状?此外,如何治疗和预防新生儿黄疸,当妈妈发现宝宝皮肤发黄时,是否就是得了黄疸?到底该怎么办呢?
今天,我们请到了昌德医院儿科专家于洁主任为大家全面分析宝宝黄疸,带各位新手妈妈们一起击败宝宝生命中的第一道坎!不做小黄人!
1
什么是新生儿黄疸?
医学上把未满月(出生28天内)新生儿的黄疸,称之为新生儿黄疸(neonatal jaundice),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,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,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,而出现以皮肤、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,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。
胆红素分两种,一种是直接胆红素,一种是间接胆红素,这两种胆红素如果要是直接胆红素升高会是一些其他的病,但是大部分的新生儿黄疸都是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。一般来说,胆红素值越高,黄疸就会越明显。
2
新生儿皮肤黄染的原因
新生儿皮肤黄染的原因目前来说有三种,一种是生理性黄疸,一种是病理性黄疸,还有一种是母乳喂养相关性的黄疸,也就是我们原来总说的母乳性黄疸。
其实母乳性黄疸是病理性黄疸的一种特殊形式,目前来说是要提倡母乳喂养,当纯母乳喂养时间过长的时候,可能就会出现母乳喂养相关性黄疸。
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。
在出生后2~3天出现,4~6天达到高峰,7~10天逐渐下降,10-14天完全降到正常,早产的孩子可能会稍微延长一些到四周之内。
一般血清总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05umol/L(11.9mg/dl),早产儿不超过256.5umol/L(15mg/dl)。这两个数值是孩子是否需要住院治疗的一个临界线。
生理性黄疸可以不用特殊的关注,也不用特殊的治疗。超出这个时间和黄疸程度的都是病理性黄疸,应该咨询医生。
早
生理性黄疸大概两三天开始出现,如果我们宝宝生下来24小时之内就出现黄疸了,而且血清胆红素是超过6mg/dl,那么这种情况下它就出现特别早了。
高
生理性黄疸足月儿一般要在205umol/L(11.9mg/dl),当它高于这个数值的时候,我们就认为它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,是需要干预治疗的。早产儿因为它的肝肾功能代谢能力比较差一些,所以说它的允许范围是15 mg/dl,如果超过这个数值那么是需要治疗的。
快
就是指血清胆红素值每天上升大于85 umol/L(5mg/dl),比如说很多宝宝第一天测的黄疸只有2、3挺好的正常的(刚才说了如果第一天大于6是高的),但是第二天一测变成10或者15了,像这样当它长得很快的时候,每天涨的速度大于5mg/dl,这种情况下也认为是有问题的,所以它才会长得那么快。
长
是说黄疸持续的时间非常的长,早产的孩子超过了四周,足月的孩子超过了两周,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还有黄疸,那么就是病理性黄疸。
直
宝宝血清的直接胆红素>26umol/L(1.5mg/dl)的时候,或者宝宝的大便颜色有点发白,像墙的白陶土一样的颜色,而不是正常的黄色的金灿灿的颜色的话,那么就需要注意是不是有胆汁淤积或者是胆道闭锁的问题了,这个是必须要去医院看病治疗的。
反复
黄疸退了过了几天又出现了,退而复现或者说黄疸虽然不是特别高,但是越来越重越来越重,在一个进行性加重的一个过程,这种情况也是需要去医院治疗的。
因吃母乳新生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,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。
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~7天出现黄疸,2~4周达高峰(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.6~342.0μmol/L),一般状况良好,无溶血或贫血表现。黄疸一般持续3~4周,第2个月逐渐消退,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。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~4天,黄疸明显减轻,胆红素下降≥50%,若再以母乳喂养,黄疸不一定再出现,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到原有程度。
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,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增高,目前已达20%~30%。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,虽然本病预后良好,严重者才需治疗,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。
母乳性黄疸一般是不会引起神经系统的损害的,而且对于母乳性黄疸也不用太紧张,一般停了母乳之后换用奶粉暂时替代一段时间黄疸就会逐渐的消退,也就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了。
所以,母乳性黄疸不代表不能再喂母乳了,主要是我们让它的数值不要维持在特别高的水平就可以。
3
如何判断黄疸的程度?
提醒:家长需要观察孩子黄疸的范围和深度,来初步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,如果小腿明显出现黄染,则提示黄疸比较严重;如果足底和手掌的黄染明显,则提示黄疸非常严重,应尽快到医院进行处理、治疗。

4
黄疸的治疗及护理
治疗
光照疗法:蓝光(425-475nm)的照射下胆红素结构转变,可以通过胆汁排泄到肠腔,通过大便排出,或者通过尿排出。
换血疗法: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的方法,主要用于重症母婴血型不合的溶血病。
药物治疗:酶诱导剂、益生菌、白蛋白、免疫球蛋白、中药治疗等。
其他:抗感染、纠正酸中毒、供氧等。
护理
适当晒太阳
太阳光是七色光,其中的蓝光有助于将皮肤中的胆红素变化、排出。尽量让较多的皮肤裸露,但注意不要让太阳直射眼睛,避免伤害。
不要持续晒太阳,可以晒一段时间(一般15-20分钟,可以根据日晒强度适当增减),休息几分钟,再继续晒一段时间。晒太阳期间注意多补充水分。
保证宝宝吃饱喝足
因为胆红素主要是通过大便和小便排出体外的,摄入能量不足,胎便排出会延迟往往是早期黄疸的主要原因,所以在早期的时候我们要保证一定的尿量,促进排便的排出,来避免早期的黄疸。
妈妈时刻注意观察
妈妈时刻注意观察患黄疸婴儿,有无精神萎靡、嗜睡、吮乳困难、惊惕不安、两目直视、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状,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,及时处理。密切观察心率、心音、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,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。